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日掛牌上市。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服務作為立行之本,堅持以服務創造價值,向全球810萬公司客戶和6.5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産品和服務。自覺將社會責任融入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活動,在發展普惠金融、支援精準扶貧、保護環境資源、支援公益事業等方面受到廣泛讚譽。始終聚焦主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本源,與實體經濟共榮共存、共擔風雨、共同成長;始終堅持風險為本,牢牢守住底線,不斷提高控制和化解風險能力;始終堅持對商業銀行經營規律的把握與遵循,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創新求進,持續深化戰略,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始終堅持專業專注,開拓專業化經營模式,鍛造“大行工匠”。連續七年蟬聯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及美國《財富》500強商業銀行子榜單榜首,連續四年位列英國Brand Finance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榜首。
經營概況 2019年末,總資産301,094.3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4,098.96億元,增長8.7%。總負債274,174.3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627.76億元,增長8.1%。全年實現凈利潤3,133.61億元,比上年增加146.38億元,增長4.9%。平均總資産回報率為1.08%,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為13.0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3.20%,一級資本充足率14.27%,資本充足率16.77%。營業收入7,760.02億元,增長7.0%,其中,利息凈收入6,069.26億元,增長6.0%;成本收入比25.79%。
公司金融業務 2019年末,公司客戶809.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06.5萬戶。 1.公司存貸款業務。2019年末,公司類貸款99,558.21億元,增加5,369.27億元,增長5.7%;公司存款120,282.62億元, 增加5,471.21億元,增長4.8%。 2.普惠金融業務。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715.21億元,比年初增加1,614.07億元,增長52.0%。客戶數42.3萬戶,增加15.3萬戶。當年累放貸款平均利率4.52%,比上年下降0.43個百分點。依託金融科技加快産品迭代更新, 圍繞工銀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和經營快貸、網貸通、線上供應鏈融資三大類産品構建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體系。2019年末全行小微金融業務中心達288個。 3.機構金融業務。全面助推各級財政收支賬戶電子化改革進程,創新推廣“智慧政務”服務體系,推動“1個政務服務門戶+12大重點延伸領域+22項增值服務”的多引擎業務合作架構落地。全面推進同業合作,與國家開發銀行、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等總行級重點客戶新簽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頭部券商簽署科創板銀證合作備忘錄,合力助推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試點開展票據經紀業務,在貼現通機制下成功辦理市場首單票據經紀業務。 4.結算與現金管理業務。推進賬戶管理、流動性管理、貿易融資、風險管理、投資理財、收付款管理六大産品線建設,以客戶為中心提供綜合服務方案。強化優勢平臺應用推廣,持續鞏固對公支付領域領先優勢。推廣全球現金管理平臺,打造全球現金管理業務體系。推廣“工銀聚”金融服務平臺,與企業金融需求進行對接,實現“交易+金融”的有效獲客模式。2019 年末,對公結算賬戶944.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3.5%,全年對公人民幣結算業務量2,399萬億元。現金管理客戶142.6萬戶;全球現金管理客戶7,973戶,增長9.5%。 5.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全面提升跨境貿易金融服務水準,積極配合海關總署全面參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的金融服務功能項目建設,為國內進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跨境結算、融資等金融服務。加強貿易金融産品創新,加強福費廷業務專項管理,推進同業合作。大力推進非融資性保函業務,助力全行對外擔保業務健康、快速發展。2019 年,境內國際貿易融資累計發放508.95億美元。國際結算量29,885.56億美元,其中境外機構辦理12,053.34億美元。 6.投資銀行業務。加大上市公司、産業並購、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重點領域並購貸款支援力度;積極探索投貸聯動新模式,分批次設立工銀新動能(科技創新)基金、工銀新動能(債轉股)基金,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與民營經濟的支援力度,助推科創企業發展。進一步升級融智e信、融安e信、融譽e信等金融顧問諮詢服務産品。2019年,主承銷境內債券項目1,802個,主承銷規模合計15,173.50億元,境內主承銷規模市場排名第一。
個人金融業務 2019年,圍繞全面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目標,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核心業務快速增長。2019 年末,個人金融資産總額14.6萬億元;個人存款104,777.44億元,增加10,413.26億元,增長11.0%;個人貸款63,836.24億元,增加7,470.50億元,增長13.3%;個人客戶6.50億戶,增加4,329萬戶,其中個人貸款客戶1,401萬戶,增加72萬戶。 1.推廣“工銀e錢包”線上服務,攜手京東、萬科等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結算、理財、融資等金融服務。提升線下網點智慧化服務水準,推動網點智慧化轉型。 2.面向不同類型客戶推出“工銀壓歲金”“福滿溢”等系列專屬存款産品。持續深化特色存單産品創新,相繼推出“蘇博存單”“熊貓存單”等主題存單。 3.加強與大型開發商總對總合作,穩步推進個人貸款業務發展。加快産品創新與推廣,完善個人金融資産質押貸款功能,推廣個人房産抵押消費與經營組合貸款。 4.適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促進代理銷售業務轉型發展。遴選績優基金産品,滿足客戶多元化投資需求。開展“安盛日”“華夏日”等代理保險銷售行銷活動。2019年,代理銷售基金5,892億元,代理銷售國債766 億元,代理銷售個人保險1,326億元。 5.私人銀行業務。以實現全面領先的“第一私人銀行”為目標,鞏固品牌和規模兩大優勢。推出“添利寶”“全鑫權益”等專屬理財産品,推出“財富優享”等專屬保險産品,滿足私人銀行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2019 末,金融資産達到 800 萬及以上的個人客戶 90,224 戶,比上年末增加9,504戶,增長11.8%;管理資産15,547億元,增加1,611億元, 增長11.6%。 6.銀行卡業務。加快借記卡産品創新,相繼推出“麒麟卡”“故宮卡”“萌娃卡”等産品。信用卡産品進一步豐富,推出故宮卡、女性卡、國乒卡、牡丹黑金卡等,在境內外持續開展“工銀愛購”主題促銷活動。2019年末,銀行卡發卡量10.72億張,比上年末增加8,093萬張,其中借記卡發卡量9.13億張,信用卡發卡量1.59億張。2019年銀行卡實現消費額6.93萬億元。
資産管理業務 1.理財業務。完善産品體系架構,成功打造“添利寶”“鑫得利”“鑫穩利”等多條主力産品線。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改革,持續提升大資管在統計、産品、投研、銷售和風控等方面的統籌管理水準。積極推進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建設,推動工銀理財與母行在渠道銷售、産品佈局、項目推薦、風險管控、系統運營、考核評價、區域理財以及境外發展等八個方面協同發展。2019年末,非保本理財産品餘額26,420.57億元。 2.資産託管業務。加快託管産品創新,首批獲得“滬倫通”存托業務資格,成功實現市場首單CDR存托業務和首單GDR境內基礎證券託管業務,“中日ETF通”託管産品數量、規模位居行業第一。2019年末,託管資産總凈值16.5萬億元。 3.養老金業務。2019年末,受託管理養老金基金1,978億元,管理企業年金個人賬戶1,076萬戶,託管養老金基金6,317億元。受託管理企業年金規模、管理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數量和託管企業年金規模保持境內銀行同業首位。
金融市場業務 1.貨幣市場交易。人民幣貨幣市場方面,積極採取提高詢價頻率、深挖客戶需求等措施,持續加大資金運作力度,提高資金運作效率;積極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持續大力發展債券借貸業務。外匯貨幣市場方面,把握市場有利機遇,多措並舉提高外幣資金運作收益與效率;積極拓展外幣拆借非銀交易對手類型,實現非銀客戶外幣拆借業務規模和客戶數量雙提升;積極配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進業務創新,進一步鞏固本行在境內外幣貨幣市場業務上的領先優勢,首批開辦了銀行間市場外幣債券回購交易和以境內人民幣債券為抵押品的外幣回購交易,豐富外幣融資工具。 2.投資業務。人民幣債券投資方面,統籌考慮各債券品種,加大高價值債券投資力度;全年地方政府債新增投資規模和存量規模均為同業第一,製造業企業債券投資和民營企業債券新增投資額均比上年大幅增長。外幣債券投資方面,加強市場研判,適時加快投資進度,擴大投資區域和幣種範圍,穩步增加投資規模;持續加大對中資企業離岸外幣債券的投資力度。 3.融資業務。合理安排包括銀行間市場同業融入、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負債規模和結構,增強多元化負債對資産業務發展的支撐能力。 4.代客資金交易。主動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滿足企業貨幣兌換和匯率套期保值需求;創新開辦掛鉤LPR浮動利率的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業務。 5.資産證券化業務。2019年,在境內共發起18期信貸資産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合計1,406.80億元,其中,10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合計1,312.39億元,4期個貸不良貸款資産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合計41.57億元,3期信用卡不良資産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合計17.47億元,1期並購貸款資産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35.37億元。 6.貴金屬業務。發佈國內商業銀行首個連接B端創意設計企業和C端零售客戶的貴金屬定制平臺——“工銀e定制”平臺;助力中國黃金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在深圳地區承建運營“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交割庫”。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同業中率先落地代理程式化交易及“特殊法人戶”業務。2019年,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量及清算規模保持場內第一。
網際網路金融 圍繞實現政務、産業網際網路突破以及全面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目標,加快建設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圈。2019年,網路金融交易額633.05萬億元,網路金融業務佔比比上年末提高0.4個百分點至98.1%。 1.核心平臺建設。融e行:推出手機銀行5.0版本,同業首創語音導航、共用眾測;面向老年、學生、小微業主、私人銀行客戶等客群打造專屬版本服務;推出智慧終端掃碼和櫃面交易人臉識別免卡辦理業務。2019年末,融e行客戶3.61億戶,客戶規模、客戶粘性和活躍程度持續行業領先。融e購:實施2.0 改版升級,推出新版商城和移動端商戶中心;優化線上分期服務,將分期産品與線上消費場景有機結合;加快佈局採購、差旅、跨境電商、司法拍賣等重點領域。2019年末,融e購用戶1.46億戶。融e聯:推出融e聯4.0版本,優化提升頁面佈局及客戶服務;全新構建融合功能、服務、內容于一體的場景號雲平臺;初步建成以線上政務、服務信使、共用中心、企業專屬服務號等為特色的場景服務生態。2019年末,融e聯註冊用戶1.67億戶。企業手機銀行:著力做好小微企業賬戶管理、支付結算、增值服務維度的移動端創新和應用,推出企業手機銀行2.0版。2019年,企業手機銀行動戶數205 萬戶,活躍度同業第一。 2.重點業務線發展。支付:推出“聚合收單+智慧清分”的全新線上産品, 推動“e支付智慧校園”在高校食堂、超市、充值、繳費、停車等場景落地,面向小微商戶推出“e支付收款碼”聚合收款服務。打造對公線上支付品牌“工銀e企付”。持續優化升級“工銀e繳費”産品。消費金融:豐富融e借的産品功能、合作模式和場景應用,深入推進“秒授信”“互聯互通”場景應用。數字普惠:持續完善以經營快貸、網貸通和數字供應鏈融資為核心的“小微e貸”線上融資産品體系。 3.構建金融生態圈。深化政務數字化建設合作,深耕智慧政務、智慧出行、智慧校園、智慧司法、電商扶貧等重點領域。助力産業網際網路轉型,全面推進開放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消費金融場景共建。
渠道建設與服務提升 2019 年末,營業網點15,784個,自助銀行25,895個;自動櫃員機82,191台,自動櫃員機交易額82,613億元。已完成智慧化改造的網點15,684個,智慧設備79,555台,智慧服務覆蓋個人、對公等領域的287項業務。 1.持續推進網點優化建設。積極推進網點區域佈局優化,核心區域和優質客群的服務覆蓋能力顯著提高;深入推進網點智慧轉型,充分應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豐富民生服務場景,著力打造新一代智慧銀行網點。 2.服務提升。開展“服務百姓 至臻至境”主題活動,著力打造1.4萬家“工行驛站”惠民網點。優化業務流程,構建線上快捷辦理、業務集中處理、線下便捷交付、全程透明感知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服務新模式。 3.消費者權益保護。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各項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在董事會下新設社會責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要求,加大規範服務收費管理力度。主動適應消費者金融知識多元化需求,針對性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普及。
國際化、綜合化經營 1.國際化經營。工銀奧地利正式開業,工銀歐洲希臘代表處、澳門分行獲頒牌照。2019年末,在4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28家機構,通過參股標準銀行集團間接覆蓋非洲20個國家,與143個國家和地區的1,445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服務網路覆蓋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帶一路”沿線2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29家分支機構。2019年末,境外機構(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對標準銀行投資) 總資産4,056.83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3.79億美元,增長5.6%,佔集團總資産的9.4%。 2.綜合化經營。工銀瑞信堅持集團內協同和市場化拓展並舉,抓機遇和防風險並舉,持續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資業績,大力拓展養老金投資管理業務和非貨幣基金業務,實現經營結構持續優化,品質和效益穩步提升。工銀租賃著力提升專業化、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深化高品質發展轉型,穩步夯實風險管控基礎。支援民族航空發展取得新進展,創新打造“金融、製造、管理”一體化航運金融服務方案,探索“廠商租賃+普惠”等創新業務模式。工銀安盛穩步推進經營轉型,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各項保險業務健康發展,多項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探索線上獲客新模式,構建覆蓋全人群、全健康週期的“健康保險+健康服務”保險業務模式。資産管理子公司正式開業,打造專業化投資平臺。工銀國際投資銀行、銷售交易、投資管理和資産管理四大業務板塊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經營效益、資産品質穩中有進,IPO 業務承銷規模繼續穩居市場前列。工銀投資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部署,多元化拓展募資渠道,加強全面風險管控,積極穩妥推動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多個投資項目實現區域、行業、模式市場首單。工銀理財首家獲批開業,在業務資格、産品移行、系統建設等方面均走在同業前列。全面佈局資管新規理財産品和投資,以資管新規為指引,按照固定收益、權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和混合四類構建包括固收+、現金管理、權益、項目、多資産組合、另類、量化、跨境等全品類 350 多只特色産品。工銀科技在雄安新區成功掛牌開業,在智慧政務、風控科技産品輸出、金融生態雲建設、客戶系統託管服務以及科創企業股權投資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
金融科技 1.制定發展規劃。制定《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3 年)》,著眼于推進集團跨境、跨業、跨界轉型發展要求,以“金融+科技”打造智慧銀行生態體系,縱深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打造“數字工行”。 2.快速推動智慧銀行戰略轉型。全面構建“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金融科技新佈局,在雄安新區掛牌成立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西安增設軟體開發中心研發部,承接反欺詐及銀行催收管理、遠端銀行中心等系統研發工作;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重點開展金融科技新技術前瞻性研究及技術儲備、重點金融科技領域戰略規劃佈局和創新應用。 3.發佈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以開放融合的跨界生態、智慧化應用、高彈性的業務支撐、雙核心的IT 架構、自主可控的新技術平臺、組件化的研發模式等成果為標誌,逐步深化各業務領域應用,顯著提升服務能力和客戶體驗。 4.2019年,獲得專利授權54項,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03項,居銀行業第一。連續六年在中國銀保監會資訊科技監管評級中位列全行業第一,7項成果獲人民銀行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
風險管理 2019年,持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風險數據治理,完善風險管理技術和手段,進一步提升全面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加強風險偏好傳導和限額管控,強化風險應對和危機管理能力。夯實集團風險並表管理基礎,推進非銀行子公司業務穿透,強化境外機構區域層面風險管理。提升交叉性風險管理能力,加大合作機構風險管控力度,推廣集團投融資風險監控平臺應用,實現跨風險、跨市場、跨機構、跨産品的風險數據整合。積極推動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應用,建設智慧化風險監控體系和企業級反欺詐平臺,持續推進風險計量模型優化與成果應用。
精準扶貧 1.紮實推進扶貧領域各項工作。精準扶貧貸款穩健增長,綜合金融服務水準持續提高,扶貧模式創新成果顯著,定點扶貧縣市穩定增收脫貧,脫貧攻堅社會影響力逐漸擴大。 2.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緊緊圍繞貧困地區、人口的金融需求,傾斜信貸資源,持續加大精準扶貧貸款投放力度。推廣“精準扶貧+涉農供應鏈”服務模式,以産業精準扶貧貸款帶動貧困人口穩步脫貧增收。 3.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準。多措並舉,在多個領域提升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水準。積極推進貧困地區網點佈局和功能提升,研究落實貧困地區增設機構網點的總體規劃;持續開展個人結算業務的費用減免,設立貧困地區專屬理財産品和大額存單;全面升級“e商助夢計劃”,通過線上産品加大對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支援力度;紮實開展專題研究,對包含貧困地區在內的整個縣域市場發展進行統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