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根據“方案”的主要內容,易觀分析經過梳理,認為此次專項行動,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講,具備保駕護航、減負解困及強身增效的政策意義,是政府新一輪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政策體現。
一、行動要嚴厲打擊各類涉企“三亂”和不落實國家降費減負政策等行為,從而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既要保護他們不受亂收費、亂罰款等違規收費的困擾,也要保障國家的助企紓困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行動跨越整個下半年,時間長,內容多。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從6月持續到11月,將分為部署準備、分領域自查自糾、聯合檢查、總結評估4個階段。
三、行動重點聚焦社會關注的、企業關心的焦點問題。要對出現的問題“零容忍”,重點關注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和仲介機構等領域,重點整治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借疫情防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不按要求執行國家和地方已出臺的惠企收費政策、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強制捆綁銷售、亂檢查、亂罰款等問題。
交通物流方面,緊盯違規收費問題,重點整治水運、公路、航空、鐵路等領域落實助企紓困政策不到位、繼續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費或者重復收費、規避政府規定拆分項目收費、不執行政府定價目錄或收費公示制度、以防控疫情的名義向企業違規收費或者強制攤派等重點問題。
地方財經領域涉企違規收費方面,重點整治降費減負助企紓困政策未有效落實,採取打折扣、搞變通方式侵蝕降費減負紅利,相關政策紅利未及時有效惠及市場主體等問題,嚴禁違反收費基金立項審批許可權自立名目收費、擴大收費範圍、提高徵收標準等。
金融方面,重點治理未按照規定披露服務價格資訊、超出服務價格公示標準收費、只收費不服務或者少服務、利用優勢地位轉嫁應由銀行承擔的費用、貸款強制捆綁金融産品或服務等問題。
行業協會商會領域亂收費方面,重點關注具有一定壟斷性和強制性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整改情況,特別是對銀行、證券、基金、期貨、資産評估等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項目加強成本審核,防止過高收費。
四、行動規定了一系列保障及落實措施。行動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對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開展督促交流,加強重點難點問題溝通協調,確保各項任務穩步推進、按期落實。在行動實施階段,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根據有關問題線索和自查自糾情況,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涉企收費情況實地開展抽查檢查。對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項目要嚴肅整改、堅決取消,對違規收費主體綜合採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予以聯合懲戒,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四部門還公佈了專項行動期間12381、12315兩部熱線電話,專門接受社會對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的投訴舉報,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