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解讀《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便於各方面準確理解政策內容,紮實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就意見進行了解讀。
  《意見》出臺的背景是基於我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要求,明確“全面促進消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對“推動消費持續恢復”作出進一步部署。《意見》的制定出臺,一方面是著眼長遠,著力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打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統籌各種群體消費發展需求,推動消費相關創新,有序破除消費領域體制機制障礙,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另一方面是聚焦當前,積極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努力穩定當前消費,切實保障消費供給,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意見》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短期支援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從系統全面促進消費的角度,提出了五大方面20項重點舉措。1. 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2.全面創新提質,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3.完善支撐體系,不斷增強消費發展綜合能力。4.持續深化改革,全力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破除限制消費障礙壁壘,健全消費標準體系,加強消費領域執法監管,全面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5.強化保障措施,進一步夯實消費高品質發展基礎。加強財稅支援,優化金融服務,強化用地用房保障,壓實各方責任。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將強化協同聯動,加強督辦落實。各地區也要加強完善配套方案,切實推動《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協同聯動,會同有關方面切實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努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一是固“穩”,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落實好特困行業、中小企業的紓困扶持措施,鼓勵地方加大幫扶力度穩住更多消費服務市場主體。鼓勵大宗消費,引導金融機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産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將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專項債支援範圍,以投資帶消費。有序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釋放更多消費潛力。
  二是抓“保”,全力保障消費供給。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需要,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在精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儲和吞吐調節機制,持續做好日常監測和動態調控,落實好保供穩價措施。
  三是強“新”,充分發揮適應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費優勢。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促進新型消費,科學推廣無接觸交易服務,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擴大升級資訊消費,培育壯大智慧産品和服務等“智慧+”消費,既提升居民消費便利度,又助力數字經濟大眾化發展。
  後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意見》部署要求,瞄準居民消費個性化多元化和結構升級趨勢,聚焦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和體制機制障礙,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鞏固拓展重點領域消費。加強標準建設和標準化生産。促進醫療健康消費提質升級,開發更多適合老年人和嬰幼兒消費的産品和服務,深入推進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倡導綠色出行,建立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引導現代新型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推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村。
  二是完善消費發展支撐體系。積極建設一批區域消費中心,推動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支援各地區培育一批特色活動品牌。加快構建覆蓋全球、安全可靠、高效暢通的流通網路。培育一批專業化生鮮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多元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
  三是以改革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健全消費品品質標準體系,完善重點消費領域服務標準和技術標準。全面加強全流程協同監管,加快消費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違法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建立完善消費投訴資訊公示制度,進一步優化消費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全面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摘自:易觀分析)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