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震蕩下行的歐美市場,上周A股演繹強勁的獨立行情,滬指收復3100點關口,三大股指周線集體收穫“兩連陽”。在業內人士看來,基本面預期好轉驅動A股展開中期修復,後市將具備較為豐富的結構性機會。除“穩增長”主線外,也可以關注小盤成長股的佈局機遇。
逆勢實現周線兩連陽
上週四、週五市場持續出現普漲行情,最終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上漲2.02%、2.64%、2.51%,迎來周線兩連陽——這不僅是前期市場反彈的延續,還是在歐美市場普遍震蕩下行背景下走出的獨立行情。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再度下行並集體跌逾2%,納指、標普500指數周線則出現“七連陰”;歐洲股市表現稍好,但其主要股指也呈現明顯的震蕩態勢。
“4月底以來,美股急跌後A股未跟隨下跌,源於中美兩國經濟週期錯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在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看來,當前A股所處的宏觀環境要優於美股,經歷持續調整後A股估值已處於歷史偏低水準,而美股估值則處於中等偏高水準。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認為,國內局部疫情形勢趨勢性好轉,復工復産和復商復市循序漸進,“穩增長”政策落地兼顧密度和力度,政策合力開始顯現,國內經濟自5月起將回到逐月向好的趨勢中,A股盈利增速也將在二季度築底後回升。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市場已經具備中線價值。“未來更大的上升空間還需要更多積極的基本面‘催化劑’,建議重點關注國內經濟基本面的疫情後修復力度,重點包括房地産、消費需求等。”
看多小盤成長股
從上周A股市場風格看,房地産、銀行等受益於“穩增長”的板塊表現較為低迷,光伏、新能源、半導體設備等成長板塊則明顯“回血”,漲幅居前。梳理髮現,當前不少機構看多成長股尤其是中小成長股的佈局價值。
中銀證券策略團隊測算,5月以來中盤成長股陣營絕對收益率超過5個百分點,小盤成長股陣營絕對收益率超過7個百分點,這與此前超跌有關,估值業績性價比顯現。“在風險偏好提升階段,中小成長股反彈力度更強;從歷史表現看,大盤反彈階段,中小成長股的進攻性更強。如果下半年經濟企穩,市場出現U型反轉,那麼中小市值成長股將成為上漲的急先鋒。”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認為,大盤價值股迎來絕對收益與戰略看多小盤成長股並不衝突。“小盤成長股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內信用環境。民營企業的信用環境得到改善,小盤成長股經歷4月下旬的小型流動性衝擊後風險有所出清,估值已見底。”戴康進一步判斷,市場將迎來較為豐富的結構性機會,建議首先關注價值股,其次關注受益於民營企業信用環境改善,受美聯儲緊縮影響有限且交易結構不擁擠、前期超跌的小盤成長股,包括醫藥、半導體、光伏組件、風電、新能源汽車等品種。
逢低佈局基建和消費板塊
對於A股後市如何配置,秦培景建議,全年維度關注現代化基建、地産兩條主線,這也是“穩增長”發力的主要方向,具體包括低估值建築龍頭、電網、數據中心和雲基礎設施,以及優質開發商、物管和建材等品種;季度維度關注復工復産主線,建議重點關注智慧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光伏風電設備等品種;月度維度關注消費修復主線,看好航空、酒店、免稅、食飲、百貨商超等品種。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建議關注食品飲料、券商、軍工、光伏、煤炭、基建等領域以及科創板優質景氣標的。在具體操作上,陳果認為,整個內外環境持續改善是大概率事件,但要做好市場在底部區域還會有一定震蕩的準備,以逢低佈局為基本原則。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看好三條主線:一是“新半軍”(新能源、半導體、軍工)中免疫力較強、維持高景氣度的方向,如光伏組件、軍工新材料、風電整機、半導體材料等;二是酒類、免稅、航空、景區及酒店等消費核心資産;三是“穩增長”領域中的基建、地産、銀行等。
|